中房新闻> 市场动态 >严厉调控背景下,2018年二线城市有望崛起!

严厉调控背景下,2018年二线城市有望崛起!

发布时间: 2018-01-25

房价过万城市已达51个


  截至12月底,中国二手房房价过万的城市已经有51个,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外,15个省会房价超万元。从城市分布来看,浙江上榜城市最多,共计11个,其次是江苏和广东,分别有6城市上榜。此外,福建和海南各有5城市上榜。其他省市均有1-2个城市上榜。


  目前,仅有12省会房价低于1万,他们分别为:南宁、兰州、太原、哈尔滨、沈阳、拉萨、呼和浩特、贵阳、长春、乌鲁木齐、西宁、银川。


  三大城市圈房价过万数量增至22 个,占全国的比例增至43%。其中环京城市圈中万元俱乐部5 个,环沪城市圈11个,环深城市圈6个。



  环沪城市圈、环深城市圈同比涨幅要高于环京城区圈,环沪城市圈常州涨幅最大,其次是杭州、无锡、南通。环深城市圈佛山涨幅最大,其次是中山、广州。环京城区圈石家庄涨幅最大,其次是廊坊。2017 年大部分城市涨幅高于与圈内首位城市房价涨幅。这主要是因为,在调控下核心城市价格涨幅收窄或下跌,而需求外溢到周边城市导致价格快速上涨,形成 “周边逆袭中心”的态势。其中环沪和环深表现最为明显,佛山、中山等价格涨幅高于深圳,南通、无锡、常州、杭州等价格涨幅高于上海。随着城市圈规划的落地,预计未来城市圈内部的房价差距会继续缩小。从规划到产业的联动性会逐步增强。


  在三大城市圈中,环京同比涨幅最小,并且在发布调控政策后,环北京城市圈房价率先下跌,北京二手房成交均价比3 月份累计下跌12.2%,廊坊均价累计下跌36.1%,北京周边的小城市房价均有比较显著的下跌。


  这体现了环京城市圈的脆弱性,周边的城市市场严重依赖北京市场的需求外溢,缺乏独立生长的能力,目前以投资性需求为主。北京房价出现下跌,周边城市的投资需求会大量减少。


  二线城市潜力巨大


  1、人才引进政策。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人口疏解之时,许多二线城市积极向优秀人才伸出橄榄枝,如长沙、成都等城市通过放宽落户限制,推出购、租房补贴等政策吸引人才,这些政策在长期中将会推动城市的发展,短期内由于需求的增加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二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

 


(数据来源:链家研究院)


  
部分推出人才吸引政策城市的房价走势▼


  

2、流动人口。2016 年流动人口在50 万以上的20 个城市中,15 个处于环京、环沪、环深三大城市圈,其余为武汉、南京、济南等重点内陆城市。人口流动更加多点化,部分内陆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逐渐增强。流动人口体量大的城市房地产市场表现也较为亮眼,如成都、武汉、南京等。



(数据来源:链家研究院)


  3、人才流动。2017年10月,城市数据团联合ofo小黄车, 抽样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郑州八座城市的数十万个大学生注册用户,分析发布了大学生去向图。


(数据来源:城市数据团)
  

在这张图上,每一个亮点就是一座城市。亮点越大,说明该城市留住的本地大学生、或接收的外地大学生越多。从全国尺度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个大学生流向的重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其次则是杭州、南京、郑州、武汉与成都。而这张图中线条流动的往复关系,则说明了大学生在城际之间的流动。


  4、百亿房企布局长租公寓。这些城市有: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苏州、南京、广州、重庆、成都、武汉、厦门、郑州、西安、天津、青岛、福州、佛山。他们在选择长租公寓布局第一要素,首先考虑的就是外来人口流入速度快,外来人口比例高的城市。


 

  

5、2017新一线城市魅力指数。二线潜力城市在增多,比如杭州、南京、郑州、苏州、武汉与成都等。



  6、看房价。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差距扩大,目前一线城市房价是二线城市的3 倍,是三、四线城市的5 倍。这主要是人口和资金持续向重点城市输入的结果。在货币信贷政策仍旧相对宽松的情况下,一线城市具有更大的能力吸引资金流入。二线城市在2017 年的表现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新房限价因素,按其年内二手房市场的表现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调控政策严厉,但是二手房成交量并未明显下滑、调控后价格明显上涨的城市,以成都、广州、杭州为代表;第二类是调控政策严厉,成交量大幅下滑、调控后价格涨幅收窄或下跌的强二线城市,以天津、南京、厦门为代表;第三类则是调控政策相对宽松,成交量未明显下滑甚至部分大幅增长的城市,以大连、长沙、西安、南昌、福州等为代表。


  总结


  1、2018,房价在万元以下的省会城市将越来越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热点城市房价涨幅回落,省会城市房价涨势抢眼。


  2、强二线城市潜力巨大,可重点关注杭州、郑州、武汉、南京、苏州、成都。


  3、2018,一线城市房价总体将保持平稳,成交量可能会有所上升。一线城市新房市场绝对规模占比逐年下降,且历次调控中一线城市收紧政策最为严格,其市场表现波动最大。2017,一线城市的销售面积较2016年同期已经出现大幅回调,未来继续向下调整空间有限。同时考虑到调控后需求被明显压制,市场成交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预计随着调控效果的消化和前期累积需求尤其是换房需求的增多,市场会小幅回暖,2018 年的月均成交量将高于现有水平,向正常水平恢复,但这种恢复是自然、自发向“合理交易量”的正常回归,不会对价格形成明显的压力,房价总体将保持平稳。


  4、2018,二线城市房价总体平稳,价格涨幅收窄或者回调,成交面积明显回落。二线城市在以往的调整周期中,销售调整幅度弱于一线城市。随着因城施策的地方调控不断深化和长效机制的加速建设,加之偏紧的货币及信贷政策的影响,2017年二线城市的成交面积增速持续放缓, 根据以往一、二、三四线依次触底的表现来看,预计2018年二线城市在市场调整和政策不放松的大形势下,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将出现明显回落,价格涨幅收窄或者回调。


  5、三四线城市在2018 年将会迎来量价的回调。2017 年三四线城市市场的“繁荣”部分原因是一二线城市的调控溢出,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流出、老龄化等问题,其支撑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动力不足。另外,随着调控的深入和信贷的全国性收紧,三四线的成交难以持续,2018 年三四线城市市场将会迎来降温。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中房网。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