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新闻> 市场动态 >房企年报发布 谋划转换发展动能求突破

房企年报发布 谋划转换发展动能求突破

发布时间: 2018-03-30

临近3月末,上市房企已陆续公布2017年年报,从已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尽管去年各地纷纷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令热点城市商品房销量出现回落,但不少布局全国的规模房企,在去年仍然取得了不错的营收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房企都能在新的一年还能维持上一年的水平。


  在楼市调控不放松、住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的趋势下,多家机构对2018年的楼市相对看淡,普遍预计这将是一个房地产市场的“小年”。对于房企而言,市场“小年”意味着房企通过销售获得的营收存在下降压力,而对那些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而言,还将面临贷款收缩、融资难度加大等因素,从而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小的影响。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谋划转换动能,在业务上如何布局,成为一些房企在新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过,由于多数上市房企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谋划好未来的蓝图,因此从各家上市企业的年报披露来看,房企对于2018年仍保持信心。


  碧桂园:多种布局谋求新动能


  2017年碧桂园实现销售合同金额5508亿元,同比增长78.3%,合同销售面积60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9%,两项指标均位于房地产行业首位。在多元化布局方面,碧桂园在2017年完成了长租公寓等地产相关业务板块的部署,同时搭配金融、物业、商娱、医疗、教育等多维服务资源,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居住需求。


  在长租公寓方面,碧桂园推出了长租公寓品牌“BIG+碧家国际社区”,在建房间数量达到2963件,已获取项目总房间数超过8000件。碧桂园计划3年发展100万套长租公寓,成为最好的长租公寓资产管理商和运营服务商。


  尽管布局长租公寓并不算早,但碧桂园已率先获得来自银行和证券市场的数千亿资金支持,包括今年2月获批发行总额度100亿元、国内最大的长租公寓储架发行类REITs产品,这将有助于碧桂园快速实现盈利模式。据介绍,碧桂园计划未来发展长租城市,每个项目规模都在2万间以上。长租公寓的大力发展,将为碧桂园的物业运营增加客户流量。


  除长租公寓外,碧桂园物业管理收入约为人民币26.6亿元,同比增长36%,物业运营公司服务100万业主,未来也将为长租公寓提供优质物业服务。


  万科:转换跑道变身“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


  郁亮曾在去年一次媒体见面会上提出,万科要做“美好生活”场景师。根据近日公布的万科年报中透露的信息,在2012年围绕城市、围绕配套服务进行转型的基础上,万科把战略定位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


  年报内容显示,去年万科在传统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其他各项业务亮点纷呈,不少新动能业务取得长足进步,为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在租赁住宅业务方面,万科旗下“泊寓”累计开业超过3万间,覆盖29个一、二线城市,集中式租赁住宅全国领先。万科还启动“万村计划”,参与城中村综合整治和经营。


  另外在物业服务方面,万科物业已进入80个城市,在口碑和品牌方面继续领跑行业。在商业地产方面,印力以深国投广场为标的,发起并设立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实现商业物业资产证券化。在物流仓储方面,万科稳定运营项目平均出租率达到96%,并与多家企业共同参与完成全球领先的现代物流设施提供商普洛斯私有化。


  此外,万科在冰雪度假、养老、教育、文化等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其中养老业务已在15个城市中布局,获取项目约170个。


  恒大:降杠杆寻求高质量增长


  恒大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各项利润指标均创上市以来最高纪录。除了核心业务利润大幅上涨,去年恒大实现毛利润1122.6亿,同比大增89%;毛利率36.1%,同比增8个百分点;核心利润率13%,同比增3.2个百分点;股东回报率30.7%,同比增20个百分点,均位居行业首位。


  恒大利润提升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其大力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恒大进一步降低营销、管理、财务三大费用,去年累计下降2.5个百分点,两大举措实现利润率大幅提升。此外,恒大高性价比的产品推动销售持续高增长,从而实现利润总额迅速增加。


  在3月26日举行的恒大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表示,在全新的起点上,恒大将实施“新战略”,包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以及坚定不移地实施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增长质量。同时,恒大还将积极探索高科技产业,逐渐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格局。


  随着“新战略”持续推进,恒大将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增长期。在许家印描绘的“新蓝图”里,到2020年底,恒大总资产将达3万亿、年销售规模8000亿、年利税1500亿且负债率下降到同行中低水平,成为世界百强企业。


  中海:创新业务覆盖生活


  上一年,中海地产销售规模增长较为缓慢,合同销售金额为港币2321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内地销售占比95%。合约销售面积1446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1%。克而瑞分析认为,这可能与过去几年中海整合变化较多有关。中海给今年定下的销售业绩目标为2900亿港元,较去年上调了25%。


  但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中海地产形成“住宅开发”“城市运营”“创意设计及现代服务”三大产业群,并进入城市更新、文旅、教育、养老等多个领域。


  与其他房企相类似,中海地产也将长租公寓等创新业务也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017年中海成立了长租公寓建设与运营组织。在业绩会上,中海地产董事长颜建国表示,将以更大力度、更多资源进行长租公寓建设,今年起每年将至少有3000至5000间长租公寓投入运营。


  此外,2018年中海的创新业务还将继续覆盖到K12学校、幼儿园、课外学堂、户外营地、健康生活馆、日间照料中心、养老公寓、护理院、物流产业园等等,这些项目将于2018年及未来数年内投入运营,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富力:酒店业务带来稳健现金流


  年报显示,如今的富力,已经成为销售额超800亿的国际城市运营商,建立了房地产设计、监理、建筑、园林、机电、装饰、物业、商业运营等八大业务公司,协同运作,串联为一条纵贯上下游、庞大而完善的产业链。对于高速稳定增长,富力指出其中一项原因是营销方面的积极创新,形成地产推广、渠道、拓客、案场、销售、成交6大环节的互联网化、数据化、智能化变革,并构建自己的智慧营销体系。


  富力地产开发项目愈趋多元化,业务范围已扩展至酒店及商场。截至2018年初,富力已拥有88家已投入运营的豪华酒店,成为全球最大豪华酒店群业主。酒店业务能给富力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此外,由于过去一年收购酒店带来的收益,富力去年年度合并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90%。


  富力新开发的产品——富力环球商品贸易港、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已投入建设,并已进军医疗健康产业,创建新型国际医院。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打造差异化产品,提高了富力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溢价能力。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南方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